云南藏族主要聚居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为香格里拉县)。
云南的藏族同胞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迪庆香格里拉、德钦、维西等地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云南藏文化旅游区,为云南旅游带来了新的活力。
藏族具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居住在不同地域里的藏族有不同的方言,有的不能互相交流。但文字却有共同的特点。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藏语支,公元七世纪初,随着佛教传入吐蕃,藏族先民参照梵文字创制了一种拼音文字,即现藏文。

香格里拉藏族服饰 图片来源:云南省旅游局网站
藏族的服饰鲜艳、华丽,喜戴各种饰品,由于藏族居住的环境及风俗习惯的差异、服饰上有一定的差别,但共同点是色彩鲜艳、华贵美丽、引人注目. 云南藏区海拔较高,一般只能种植青稞、大麦、土豆。因而藏族以青稞、糌粑为主食。藏族最喜爱的食品还有酥油茶。
居住在高原和河谷地带的藏族的民居建筑有所不同,各有特色。高原地带多为土木结构或木结构楼房。河谷地带的多为纯藏式土墙平顶雕房。
藏民的丧葬习俗反映了藏民对死后归宿即对彼岸世界的认识及其生活的愿望,也反映了藏民对于死者的态度。藏族的丧葬较复杂,有土葬、水葬、天葬、火葬、塔葬等五种形式。
宗教是藏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上曾信仰本民族的本教。藏传佛教传入后,逐渐成为了云南藏族普遍信仰的宗教。
云南藏族的传统节日多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息,主要有藏历年、格东节、传诏大法会等。每年端阳节期间香格里拉也会举行富有藏文化特色的端阳赛马会。
云南迪庆的藏传佛教噶丹松赞林寺、东竹林寺、飞来寺是重要的云南旅游景区,藏区的梅里雪山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圣山,也是很多旅游者向往的圣山。哈巴雪山在近年来也逐渐成为户外旅游、登山旅游爱好者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云南藏传佛教寺庙-噶丹松赞林寺 图片来源:云南省旅游局网站
香格里拉-藏族人民心中的日月
2001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县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香格里拉县位于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交界处。那里有澄碧的蓝天、漫山开放的杜鹃和神秘幽静的藏传佛教寺院,远处的雪山熠熠生辉。数年以前,迪庆州的有心人惊讶地发现,他们生活着的这片宁静的地域竟然与《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描绘的“香格里拉”惊人地相似,莫非詹姆斯·希尔顿小说中的景物就是以迪庆为背景的?于是,香格里拉就成了迪庆的新称谓,吸引着国内外好奇的游客不辞劳顿接踵而至。
美国作家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出版于1933年,书中展现了一块永恒宁静的土地,雪峰峡谷、庙宇深邃、森林环绕、牛羊成群。在中甸的藏语里,“香格里拉”意为“心中的日月”,代表着藏民向往的理想境界。《不列颠文学家辞典》对希尔顿的作品给予了特别的称赞,说他的功绩是创造了———或许是根据中国云南西北部的一个地名译出了“香格里拉”这一奇异名词,“香格里拉”是人间乐园和世外桃源的代名词,以其梦幻般的语言色彩和虚无缥缈的神奇魅力蜚声全球。1937年,好莱坞根据希尔顿的小说拍成电影《桃源艳迹》,其中的主题歌《这美丽的香格里拉》传唱一时。
|